來到鯉魚潭,除了踩船,也可以散步或騎單車走環潭公路繞潭一圈
而緊鄰的鯉魚山,規畫了很多條步道可以走上山頂,山頂上有絕佳的展望
鯉魚潭就因為旁邊的這座鯉魚山而命名的
這裏是潭南觀音廟旁的厠所前面進去的登山步道(深綠線)
往上走沒多久就可以看到下方的鯉魚潭,端午節前一周,有划龍舟練習
從登山步道進來的第一個休息平台,重點~那斜長(ㄓㄤˇ) 的樹,還真特別
與野餐觀景步道(紫線)的交叉點,我們取右續行登山步道(深綠線)
這天天氣很好,加上剛下了一陣午後雷陣雨,把空氣沖洗乾淨了,視野好清晰,好綠~
一路都是這種有規劃的枕木階梯,剛下過雨,反而溼滑不好走
到了第二個叉路口,與野趣步道(黃線)交接處,我們取左改走野趣步道(黃線)
因為我們的目標是觀景平台,不想走產業道路
沿路偶有架這種木廊和木階,感覺像塑膠材質貼皮的仿木,一樣!滑溜不好走!!
野趣步道(黃線)盡頭,接賞鳥步道(紅線)而上,一路陡上,看到香焦林表示快到了
一路陡上的賞鳥步道(紅線)盡頭,往右接產業道路到轉播站,往左接遠眺步道(粉紅線)到觀景平台
我們取左,又是一段艱辛的陡上
陡到最高點,就是我們今日的目的地,觀景平台,標高601M
小寶貝一路辛苦的跟著走,走上來開心地大喊:哇!好棒的平台喔!有二層樓耶!
興奮的呼喊著走最後還在拍照的我:媽!你趕快來看,好漂亮喔!哇~
我感受到他的興奮了,以前爬山不也是這樣嗎?
不知是"終於到了"讓人開心,還是"映入眼簾的美景"讓人感動,這一刻心裡的悸動,不知道該如何形容
南邊的米棧
北邊的花蓮市
左邊的銅門 慕谷慕魚
右邊的轉播站
遠方山頭上的遠雄
一覽無遺的展望,雖然一路陡上,但真的很值得上來瞧瞧
回程走賞鳥步道(紅線)回去
一路直直的給它陡~陡~陡~下去
到了與野趣觀景步道(紫線)叉路口,我們直走,取直接陡下200公尺的賞鳥步道(紅線)
回拍養心亭及陡直的陡下路
下到環潭公路了
這天剛好遇到滿水位,下去碼頭踩踩水,看划龍舟練習
隔了十天,再訪潭魚潭步道,這次從潭北停車場進去,走健身步道(淺綠線)上去
這個入口剛好在環潭公路的中間點,可能比較少人走,還沒被舖上有規劃但卻不好走的步道路
我喜歡這樣原始的山路,可以照著自己的步代走
可是,走了一段之後,還是出現這種枕木階梯了>"<
健身步道(淺綠線)盡頭接遠眺步道,再陡上觀景平台,賞景.休息.午餐去~
回程時往前續行一小段產業道路(灰線),途中的轉播站
陡下的水泥路走來還真乏味
接到登山步道(深綠線)
下到野趣步道(黃線)和野餐觀景步道(紫線)中間的一個平台休息,視野還不錯,奇怪的是~怎麼會有國旗呢?
因為車停潭北,於是捨棄直下到環潭公路,改走沿著環潭公路的野餐觀景步道(紫線)走
疑~不是沿著環潭公路走的平緩路嗎?怎麼會有這一段上坡???
Amy姐的解釋:下坡要有上坡才會有下坡...
除了那一段下坡,和為了下坡而有的上坡之後,野餐觀景步道(紫線)真的還算是”平緩”啦~
回到環潭公路,發現這個有趣的打水器,打一打還真的有冰冷的溪水出來耶!!
鯉魚山緊鄰著鯉魚潭,所以終年潮溼,沿路有蕨類.大板根(九丁榕)可見證
沿途的生態頗為豐富,有咬人貓...
有毛毛蟲.螳螂.攀木蜥蝪.蟬
還有很多種類的蛙類
可惜我沒有豐富的生態常識,不然一定很精彩
在鯉魚潭,可以感受到花蓮的悠閒和靜謚的美
如果你安排了一趟慢遊花蓮,別忘了到鯉魚潭走走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