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連續好幾天的綿綿細雨之後,這個假日終於放晴了
鈖舅心血來潮開車載朋友回豐濱的家,順便來個海線一日遊
在芭崎特地停下車來看看漂亮的磯崎海灣
我說那個龜頭很像龜山島,友人說那個地方叫”龜庵”
從花蓮市到新社約1個小時的車程
在台11線旁就是美麗的梯田,雖然今天沒有藍天白雲
但是氣溫涼爽,吹著海風看著一大片稻田的浪花,舒服極了
路旁還有造型特殊的稻草人
稻田的綠和海的藍連接在一起
(圖右方的橘色建築物就是待會兒要午餐的噶瑪蘭海產店)
就在漫步田梗中時...慘案發生了....
開心的跑跑跳跳的小兒子.....看梯田變成去"踢"田了>”<.......
滿腳爛泥.......
漫步田梗中~~綠油油的一大片稻苗隨風搖曳,兒子說:好像海浪喔~~
田邊看見一隻鳥,小朋友說那是”紅嘴黑鵯”
此行另一個重點~~吃海鮮
噶瑪蘭海產店,就在這一大片梯田旁
很有特色的一家店,好吃又不貴,份量也很夠ㄛ
生魚片,雖然我不吃,但鈖舅和友人都說有夠新鮮的啦
絲瓜鮮菇蛤蜊,250元
好吃的煎鮭魚肚,煎得”恰恰”的好好吃,被大兒子掃光了
炒高麗菜,帶點奶油味和蒜香味,清爽可口
清炒透抽,350元,也是新鮮的沒話說
碳烤鹹豬肉,250元
我們共點了六道菜,花費1,790元
海產店的後方就可以一覽剛剛那一大片的梯田了,綠油油的一大片稻苗
剛好有漁民帶補獲的野生龍蝦來交貨
吃飽喝足回家去~
等暑假時再來看看變成金黃色的稻穗梯田,一定別有一番風味
地理人文:
豐濱鄉新社村,西靠海岸山脈、東臨太平洋,是使用噶瑪蘭族語言人數最多之處,也是昔日帶領全台噶瑪蘭族復名運動的領導中心。
這是一處噶瑪蘭族和阿美族混居的村落,擁有豐富的族群文化,但噶瑪蘭族人口較眾,且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的多數成員是新社部落居民,該協會有系統地重建和發揚噶瑪蘭族文化,因此,此地也成為噶瑪蘭族文化復興運動的主要基地。
在台灣,香蕉絲工藝僅見於新社部落,是獨一無二的珍貴工藝文化資產。此外,該部落內還有數處新石器時代遺址,深具考古價值。